查看原文
其他

矶崎新讲座回顾03 | “你在开什么玩笑,这样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

小兽 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2023-09-18

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光明城联合举办2018未来城市与建筑国际博士生院矶崎新六十年研究回顾系列讲座:城市建筑媒体论——不可视内容的可视化装置制度表现。为期五天,为所有对建筑感兴趣的青年人提供了一次近距离聆听大师讲座的机会。小兽作为其中的幸运儿深表荣幸。这次有关矶崎新先生五十年的研究——孵化过程,空中城市等,小兽表示受益匪浅,但觉得能力有限,整理起来可能不及矶崎新先生所讲一二。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交流。


01 

世界文明的中轴线

 

先从这张世界的文明图说起,不同时代地区都会产生不同的文明,在这样的历史长河里,有各自的都市的文明,艺术的产生。

 

每一段历史都有一根主要的原理,人们在这样大的文明图中读取建筑历史。

 

讲座将聚焦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也就是地中海文明和中原文明说起,希腊和罗马是左边的地中海文明的起源,右边则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原文明。这些文明都有其普遍性。

 

而英国和日本则处在整个世界文明图的边缘,他们很相似,被水环绕以岛国相称,他们在侧面观察古老的中心文明,并发展出自身的独特性。

 

矶崎新先生说:我身边有一些英国的朋友,他们在行为上,思考问题的角度上都和日本’的国民性有些相似。

 

普遍性和独特性也将是本次讲座的焦点之一。

 

英国的大航海时代和中国宋朝都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唐人街从语言和形式上都显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

 

由欧洲文明和中国文明发展出来的文明是不同的,矶崎新先生创造中华和日本两个词,来阐释中国和日本两个文明的特征:


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边缘性的岛国文明是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中原文明的。这也将是今天的一个课题。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的神话,神话的内容是国家文明的起点,也影响着每个国家如何看待自己,在日本是这样的。


千字文是矶崎新先生自己用来临摹,学习书法的。中国的汉字文明从千字文开始。里面包含着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甚至有百科全书般的作用。


中华文明有着自己的普遍原理,那么欧洲文明又是怎么样的呢?


欧洲文明来源于宇宙树,最重要的中心轴——巨大的宇宙树贯穿整个天体,人类生活在周围。在这个天体中存在着许多神话人物。但丁的《神曲》就是以此为宇宙观。


矶崎新先生很喜欢但丁的神曲,研究他的地狱世界,并以此为原型绘画创作,希望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分享。


02

空中城市——我是那个寻找星星的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长背景。1950年是矶崎新先生的学生时代,在找到建筑都市设计之前,矶崎新先生有过很多的摸索,迷茫。

在寻找自己兴趣的过程中,矶崎新先生读到了一本书《寻找星星的人》,书中讲述了伽利略是如何发现地球自转,并在当时是如何被宗教批判被当作异类中困境中坚持自我。


伽利略的故事给矶崎新先生勇气和信念,即使自己被世界批判,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相信。


左图:矶崎新先生学生时代初期的画,水平的地面上小小的点是一个个的小人,中间的柱子会继续向上升起。

右图:矶崎新先生接受图纸教育后重新绘画的一张


昨天的讲座中,我们提到了梁思成先生的Chinese order,就是柱加斗拱。图中的凸起也是我将斗拱的想法加上去的。


矶崎新先生认为水平和垂直构成世界,其实绘画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想法,主要是考虑对宇宙的中心是怎样考虑的,这个思想矶崎新先生之后的建筑中也会体现。


可以看到当时有一些柱,柱与柱之间又存在着联系仿佛还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

这个想法出现在1960年的2月或者3月,在那个时间段新城代谢派还没有出现。


左图:1961年矶崎新先生以这个设计参加阿根廷的一个建筑竞赛,纵向的电梯和横向的办公室以及一些胶囊房间,以及一些屋顶设计和公共空间,但是这个设计落选了。


这个是新宿站(新宿站是一个人流量特别巨大的车站),周围的摩天大楼在以前是净水厂。


矶崎新先生的草图,空中道路引入城市设备和道路。


这个是当时的模型,材料是做飞机模型的材料。模型的制作在当时非常困难,常用的方式是在图纸上一遍遍临摹。新宿土地上的构想模型,一楼和三楼以上都是空中都市。


以上介绍给大家的都是学生作品,那时没有电脑,全是手工制作完成。


03

孵化过程——未来的城市即是废墟



在一开始,矶崎新先生用一首诗表达了他的“孵化过程”


我们所生存的城市,

其面貌的变化起源于巨大的龟裂。

从大地涌出的粘稠的不定型物质,

将充满美德和安逸的城市吞噬殆尽,

并在逐渐毁灭的过程中也进行着新的孵化。

这种变化是狂暴的,不论是谁,都会受到它的威胁,并被其毁灭。

我们的工作使命就是让这种不定型的物质运动起来。

这个联结核心就是城市空间产生的原点。

由此孵化出的城市,也有着必然毁灭的宿命。

废墟正是我们人类未来城市的形态,

未来的城市即是废墟。


附送矶崎新先生念诗的认真模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71176h229&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711gc57he&width=500&height=375&auto=0

孵化过程


这个是以我的名字第一次发表作品,上面是当时我手边刚好有一本美术图集,看到里面的希腊废墟的照片,就用到了我拼贴画里。之后我去了西西里岛,才发现那里的神殿似曾相识,可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

(象征未来的隐形战斗机,可不是纸飞机)


02

“你在开什么玩笑,这样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过去,我一直没有加入过新城代谢派,虽然我们在一起工作,但我们的思想并不成一派。

就像伽利略一样,即使世界的价值观和自己价值观不一样也没关系。因为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界,这些既有的世界观是会改变的。就像当时的地球自转一样。


当时,我没有其他工作,就进入了丹下健三的研究所里帮助他。在研究所里,丹下健三只说一句话或者一个想法,底下的学生就负责把它实现。谁不是呢?


当时我们那个组里有许多人,黑川纪章等,丹下健三提出的想法就是要有一个轴线,而我们所有人在设计的过程中密集讨论,在东京计划里面都应用结合了自己的概念。


当时的硬件部分和伸展出的部分都是矶崎新负责的


黑川纪章的螺旋都市也融合其中,在半年后的世界设计会议上,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整个东京计划完成在1960年的12月31号,而丹下健三发表已经是1961年了,这是一个完整的跨年项目。


矶崎新先生在丹下健三研究所留下来的手绘草稿


这张图我其实没有印象,但是有一个日本的建筑历史学家,他研究了这幅画说,下面的小车应该是矶崎新老师的习惯,于是跑来跟我说,我说,哦哦,好像就是我画的


建筑和城市要有融合 ,不仅是建筑,道路,硬件设施,内部都需要表现艺术,但是每个国家和城市都有自己的制度,所以这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设计图。


由于我自身经常在艺术团体中找到共鸣的原因,我自己对很多没可能实现的设计反而更感兴趣。


插入一个东京计划的小故事,当时关于建筑的摆放,我想到的是,抓一把建筑模型随意从上面扔下去,这是从我很喜欢的作曲家得到启发——制造一种偶发性。城市规划其实跟作曲音乐很像,如何跨界思考,如何从本来无关的东西里找到新的乐谱,新的设计。


这种偶发性也关乎着媒体的概念。


五十年里,我一直在犹豫中前进,左左右右,时而往前,又时而退后,总的来说还是向前走到现在。


谢谢!



扫码观看

讲座内容回放


图文 | 设计独角兽编辑部

转载联系后台


“城市·建筑·媒体”论——不可视内容的可视化(装置·制度·表现)City Architecture Media—Visualize the Invisible(Apparatus System Performance)


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资助:“未来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主讲:矶崎新

时间:2018年7月2日—7月6日 14:00-16:00

地点: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B楼钟庭报告厅



7月2日(周一)

矶崎新职业生涯六十周年回顾系列讲座之一

Arata Lsozaki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Practice Retrospective Lecture Series, No. 1


城市设计的方法:实体、功能、结构、象征

作品分析:东京规划(1960),斯科普里中心部开发规划(1965)



7月3日(周二)


矶崎新职业生涯六十周年回顾系列讲座之二

Arata Isozaki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Practice Retrospective Lecture Series, No. 2


梁思成与丹下健三:城市广场与纪念碑

LiangSicheng And Kenzo Tange: Urban Plaza and Monument



7月4日(周三)


矶崎新六十周年职业生涯回顾系列讲座之三

Arata Isozaki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Practice Retrospective Lecture Series, No. 3


日本城市空间:城市表象的技法与变奏

作品分析:别墅的系谱与手法

JapaneseUrban Space: Urban Representation and Variation

Featuring: Genealogy and Methodology of the Villa



7月5日(周四)


矶崎新六十周年职业生涯回顾系列讲座之四

Arata Isozaki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Practice Retrospective Lecture Series, No. 4


贝聿铭VS大江宏:毕业规划

I.M.Pei Vs Hiroshi Ōe: Graduation Plan


 

7月6日(周五)


矶崎新六十周年职业生涯回顾系列讲座之五

Arata Isozaki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Practice Retrospective Lecture Series, No. 5


看不见的城市:环境控制

作品分析:对我而言的雅典卫城,人体的影子

InvisibleCities: Cybernetic Environment

Featuring: Acropolis of Athens to Me andShadow of the Body



后续两场讲座

设计独角兽将持续跟踪记录回顾

敬请期待~

微信ID:Duni-Educat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

转载请联系后台



相关阅读:

矶崎新讲座速报 | ”我帮丹下健三画图的时候是见不到他的“ (内附讲座视频)

矶崎新讲座回顾02 | “装饰艺术,是旧手动模式的最后抽搐,一种垂死的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